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无创性评价
80%以上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高血压及其伴随的危险因子通过损害血管功能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发生.已经证实,高血压早期就可以发现动脉(包括大动脉和小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1,2].脉压虽然可反映血管弹性,但脉压增大往往是动脉弹性明显严重减退的标志.通过对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监测可用来了解高血压疾病进展和改善高血压危险度分级[3].......
作者:丁跃有;张维忠 刊期: 2002- 06
-
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
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伴随肥胖者逐渐增加,因此,研究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相关性已成为21世纪心血管和内分泌领域的热点,现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邹继红;李新立 刊期: 2002- 06
-
心动过速危害性的研究进展
心率受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作用影响,人体心率在24小时中呈现出一定的昼夜分布节律.一般在觉醒前3小时(即凌晨03:00~06:00)达到谷值,觉醒后心率迅速上升,并于3~6小时后(上午09:00~12:00)达到峰值[1~3].与心血管事件在这段时间多发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静息时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又是重要的......
作者:汪泓;谢银莲;周晓霞 刊期: 2002- 06
-
高血压患者脂肪酸粘附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餐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与脂肪酸粘附蛋白2基因(FABP2)变异的关系.方法50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人禁食10~12小时后,进行标准脂肪负荷试验,以甘油三酯(TG)8小时曲线下面积(TG-AUC)和TG峰反应(TGPR)作为标准脂肪负荷后TG反应水平的指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FABP2基因54密码子HhaI酶切位点限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EH组T......
作者:彭峰;林金秀;曾开淇;陈小明;王华军;许昌声 刊期: 2002- 06
-
高血压病人室壁中层缩短率降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探讨室壁中层缩短分数(mFS)的降低与早期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与靶器官器质性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比较mFS降低组与正常组病人静息位与大药物负荷时左室射血分数(EF)等的差异、以及心室质量、尿蛋白的组间差异.结果静息位两组病人心功能无差异;mFS减低组的药物负荷核素心血池显象EF多有异常,伴心室质量增加及尿蛋白定性明显增加.结论高血压病人mFS减退提示早期心室功能减退伴心脏、肾脏......
作者:罗海明;薛晓培;张卫兴;陆汉魁;葛兆莺;汪晓云;王懋英;梁瑞廉 刊期: 2002- 06
-
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的作用.方法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qd,疗程24周.用药前后均作心脏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经缬沙坦治疗后左室肥厚患者的LVMI明显降低(P0.01).(2)缬沙坦能降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P......
作者:张怡;方宁远;陆惠华;孟超 刊期: 2002- 06
-
高血压病人肱动脉脉压与颈动脉重构关系的探讨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肱动脉脉压与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是否相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54例(EH组),健康自愿者47例(NC组)作为观察对象.应用二维超声测定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结果EH组与NC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E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僵硬度较NC组显著升高(P均......
作者:李世军;李长育;周素敏 刊期: 2002- 06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及降压治疗的影响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变化及用依那普利、特拉唑嗪降压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发色底物法、Ⅰ期凝固法检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正常对照者28例的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FⅦ:C活性.55例高血压患者中27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28例接受特拉唑嗪治疗,疗程8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F、FⅦ:C、TFPI活性明显增高,......
作者:张卫茹;孙明;周宏研 刊期: 2002- 06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突变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6例原发性高血压及28例正常血压者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AGT基因位点突变,同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以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乘积倒数的对数值(ISI),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S-AUC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结果(1)ACE基因多态性在......
作者:林金秀;叶琼;吴可贵;曾开淇;郑舒亮 刊期: 2002- 06
-
正常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在短期内重复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探讨C1、C2的影响因素.方法正常人群320人进入本研究,受检者分4个年龄组(15~30岁、31~45岁、46~60岁、61~80岁),每组80例,男女各半.采用HDICVProfilorDO-2020动脉功能检测仪测定C1、C2,测定3次,取平均值,间隔7~28天重复检测.所有受检者30天内均未服用任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作者:陈小明;林金秀;苏津自;王华军;彭峰;曾开淇;吴可贵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 2 抗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和新证据--ASCOT的新结果分析
- 3 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改良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及相关性
- 4 活体肾脏捐献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风险
- 5 限盐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挑战J形曲线——高血压预防试验25年随访分析
- 6 正常盐饮食状态下醛固酮增多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7 正确测定血压是诊治高血压的重要前提
- 8 2010年《中华高血压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 9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 10 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更高
- 11 炎症在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 12 果糖诱导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素-1、内皮素受体-A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 13 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影响
- 14 肥胖使各种原因死亡率都增高
- 15 缬沙坦或吲达帕胺对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影响
- 16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 17 关于收缩压干预试验:强化降压治疗需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 18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 1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
- 20 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