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胰激肽原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左室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雄性15周龄SHR24只,随机分成SHR组、胰激肽原酶(PK)组、卡托普利(Cap)组,每组8只,另取8只雄性同龄健康Wistar大鼠(WKY)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实验4周后行颈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行左室重量指数测定,......
作者:刘补尚;冷吉燕;付军 刊期: 2006- 11
-
超声测量的内脏脂肪厚度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由超声测量的内脏脂肪厚度(VFT)评价内脏性肥胖的价值及其和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收集了2005-03-12在我院体检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可用资料210份,测定MS相关的人体指标测量、空腹血生化检查和经超声测量内脏脂肪厚度.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标准,分成MS组及非MS组.结果VFT和腰围(WC)呈正相关(男r=0.61,P=0.01;女r=0.60,P=0.01),MS组......
作者:李浙成;胡智星;童跃峰;梅起化;徐永远;黄金莲;吴青;应显星;胡江飚 刊期: 2006- 11
-
去甲肾上腺素与哌唑嗪对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Na+-K+-ATPase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拮抗剂哌唑嗪(Prazosi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Na+-K+-ATPase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酶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NE和哌唑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Na+-K+-ATPase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SHR组比较,NE(10-7mol/L)能减......
作者:姜黔峰;商黔惠;吴芹;杨征;刘晓鹏 刊期: 2006- 11
-
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3种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之间的相关性及不一致性.方法选取门诊高血压患者1306例,其中610例同时测定C1和C2,428例同时测定AI与PWV,208例同时测定C1、C2与PWV,60例同时测定C1、C2、PWV与AI,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同一个体无论进行两种还是3种动脉弹......
作者:蔡凯愉;张维忠;邱惠丽 刊期: 2006- 11
-
原癌基因c-myc核酶表达载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myc表达
目的构建原癌基因c-myc核酶表达载体以抑制心血管系统细胞异常增殖.方法采用DNASIS软件对大鼠c-mycmRNA进行二级结构和低自由能分析,确定第4600位核苷酸作为核酶的切割位点,设计并合成c-myc核酶.通过体外切割实验证明该核酶的有效性.进一步构建成c-myc核酶表达载体,转染同步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以检测其对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切割实验显示该核酶能有效地将85......
作者:苏津自;吴可贵;李庚山;芮红兵;王华军;许昌声 刊期: 2006- 11
-
高血压患者糖耐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不同糖耐量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比较,探讨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耐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按条件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及hsCRP检测,根据糖耐量水平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结果(1)3组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
作者:高燕 刊期: 2006- 11
-
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32位正常对照者与37名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治疗3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高血压时,血小板4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而降压治疗能使上述4项指标降低[PLT:(治疗前201.8±72.9vs治疗后18......
作者:杨天伦;夏珂 刊期: 2006- 11
-
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按照SBP和(或)D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366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用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和胰岛素浓度,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
作者:徐琼;李新立;童敏;卢新政;张海峰;周艳丽;王震震;黄峻 刊期: 2006- 11
-
广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高血压肾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DOX)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TIMPs)活性的影响,探讨DOX对高血压肾纤维化病理转归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周龄雄性SHR-SP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定期观察大鼠体重、测量无创鼠尾压、尿量、尿肌酐、尿蛋白变化.观察终止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采用组织病理、明胶酶谱和逆明胶......
作者:姚旻;周欣;涂悦;李玉明;朱勇;庞伟 刊期: 2006- 11
-
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主动脉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首先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6、24h)的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
作者:李永胜;王照华;梁黔生;郑智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血管紧张素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红素氧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 以钙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降压对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对比研究
- 3 孤立性舒张压高可能预后不坏
- 4 多巴胺与高血压
- 5 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的水平
- 6 大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
-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内皮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
- 8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的表达及与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探讨
- 9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负荷评分的影响
- 10 组织蛋白酶S、K和胱抑素C在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重构中的表达
- 11 客观评价高血压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及其临床价值
- 12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蛋白尿的关系
- 13 医学人文如何落地医疗实践也谈叙事医学
- 14 国外重要心血管杂志论文文摘
- 15 多巴胺D3受体对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D5受体的影响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
- 16 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结构功能变化及坎地沙坦干预研究
- 17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
- 18 儿茶酚抑素——一种新的心血管活性肽
- 19 吸烟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 20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10年累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