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体位血压水平与血压节律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立、坐、卧三体位血压与血压节律性变化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住院高血压患者218例(男139例,女79例).受试者依次采取立、坐、卧三体位,每种体位均保持2h,2h末在该体位测量血压;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并分析各体位血压值与24h昼夜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立、坐位收缩压低于24h平均收缩压和白昼平均收缩压[(130.6±17.6)、(133.0±17.2)比(138.5......
作者:李南方;邢卫红;蒋文;张菊红;欧阳玮瑾;成秋艳 刊期: 2013- 02
-
OMRON HEM-7012电子血压计测量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评价电子血压计OMRONHEM-7012(示波法)对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方法根据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关于电子血压计准确性评价的要求,2011-02-08招募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采集基本信息及身体测量指标.两名测量员采用多听筒听诊器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听诊法)同时测量血压5次,电子血压计测量3次,二者间隔交替进行,记录每次测量血压值及脉搏.Bland-Altman法评价两法......
作者:孟玲慧;侯冬青;单馨影;米杰 刊期: 2013- 02
-
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达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于2011-03-05,在全国31个城市中的125家医院,对≥18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085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计算高血压患者相关伴发疾病的筛查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相关伴发疾病临床检查所占的比例)和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伴发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总体达标率为33.68%,单因素分析时,血压达标组......
作者:林凡礼;战义强;贾贡献;余金明;胡大一 刊期: 2013- 02
-
不同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无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1070例,其中MAU阳性患者95例为MAU组,在975例MAU阴性(NMAU)患者中随机选取95例为NMAU组.行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24h动态血压监测、四肢多普勒及MAU测定.对MAU与不同血压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U组的诊室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及脉压(CPP),24h和夜间收......
作者:许波;徐新娟;陈玉岚;祖勒皮亚 刊期: 2013- 02
-
工作场所4种高血压干预措施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对工作场所进行高血压干预的4种药物组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自2009-04-2010-05开始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及井下辅助单位在岗原发性高血压职工共4090例[男性4023例,女性67例,年龄(45.5±6.5)岁]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免费发放降压药物,宣传教育和行政干预.降压药为下列组合之一:第1组(n=1115):尼群地平(5mg,2次/d)+卡托普利(12.5mg,2次......
作者:邓彩云;汪远征;刘星;梁洁;金成;吴寿岭 刊期: 2013- 02
-
盐酸乐卡地平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弹力纤维降解、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乐卡地平对高血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弹力板降解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60只,自6周龄始予以高脂饲料,8周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高血压组(n=20)、盐酸乐卡地平组(n=20),高血压组和盐酸乐卡地平组小鼠8周龄时接受改良主动脉缩窄术制作高血压模型,盐酸乐卡地平组饲料中加入盐酸乐卡地平1.50mg/(kg·d),给药22周.治疗结束测......
作者:程文立;王勇;柯元南;周童亮;潘琳;李鸿;郭健 刊期: 2013- 02
-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阻力血管的舒张效应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肠系膜动脉随机分为:内皮完整ATRA处理组(n=8)、内皮去除后ATRA处理组(n=5)以及溶剂对照组(n=8),观察ATRA(1×10-8至3×10-6mol/L)对苯肾上腺素(PE,1×10-5mol/L)预收缩血管的影响.分别以左旋单甲基精氨酸......
作者:王育盛;韩愈;杨剑;王震;曾春雨 刊期: 2013- 02
-
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左肾摘除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皮下注射植物油,饮用蒸馏水,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皮下注射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饮用1%氯化钠0.2%氯化钾盐水,生理盐水灌胃]、吗替麦考酚酯(MMF)组(皮下注射DOCA,饮用1%氯化钠0.2%氯化钾盐水,MMF灌胃),每组8只.监测各组血压,8周后比色法检......
作者:赵风;王利华;李荣山;刘雪梅;乔晞;邵珊 刊期: 2013- 02
-
南通市高血压居民服药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南通市高血压居民的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07分层整群抽取南通市4个社区共1500名居民,对其中高血压患者509例进行服药状况的问卷调查,用x2检验筛选的影响高血压服药率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向前法Logistic回归,分析南通市居民服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居民的服药率为63.8%,男、女分别为62.6%和65.4%,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服药率为88.6%,28.0%的患......
作者:肖静;李奕辰;宗蕾;茅亚达;陈巍;屠群;高月霞 刊期: 2013- 02
-
miRNA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及调控机制
miRNA是一类长度20-23nt(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它能与靶基因mRNA分子特异性结合,通过与靶mRNA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region,3'-UTR)互补配对,负性调控mRNA的翻译或直接降解靶mRNA,是一类很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1993年Lee等[1]首次在线虫体内发现了非编码RNA(lin-4),证实它是通过RNA-RNA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lin-14基......
作者:唐青;邢晓为;黄利华;黄志军;袁洪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病例119:难治性高血压1例
- 2 国外重要心血管杂志论文文摘
- 3 新发现的内源性缩血管多肽-偶联因子6
- 4 寒冷和高盐损害高血压大鼠肾小球与肾小管的差异
- 5 盐和高血压
- 6 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曲线的关系
- 7 中叶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8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游离脂肪酸、糖及脂代谢
- 9 老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 10 新疆博尔塔拉州不同民族超重肥胖与血压关系
- 11 英国新高血压治疗指南(BHS-Ⅳ)简介
- 12 合并高血压的透析患者优先选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还是钙拮抗剂?
- 13 地尔硫卓及贝那普利对野百合碱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重构的影响
- 14 病例114:颈部肿块,高血压
- 15 血管紧张素Ⅱ阻断治疗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扩张
- 16 剖析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优缺点
- 17 血管外膜源一氧化氮对内皮素-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
- 18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 19 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Ⅱ对神经肽Y诱导心肌细胞内钙重分布的作用
- 20 盐酸吡格列酮对SHR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