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3~17岁儿童血压简化标准的研制
目的对中国3~17岁儿童的性别、年龄别及身高别的血压参照标准(金标准)进行简化以建立使用方便的简化标准.方法依据金标准分别采用表格法和公式法制定2种简化标准.首先基于一个横断面研究,评价两种简化标准与金标准诊断儿童高血压的一致性及筛查效果;其次基于一个队列研究(1987年对年龄6~18岁的儿童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11年进行了随访;儿童期及成年期均测量血压,且成年期对高血压靶器官进行检测评估),评......
作者:范晖;闫银坤;米杰 刊期: 2017- 05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apelin-36水平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apelin-36水平及其与代谢危险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65例患者分为MS组(n=129)和非MS(NMS)组(n=126).嘱患者禁食12h,平卧4h后抽取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apelin-3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作者:黄澄渊;余明众;林丽明;许昌声;彭峰;林金秀 刊期: 2017- 05
-
温州市成人体质量指数、腰围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了解温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并探讨成人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与高血压患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温州市11个区县随机捕取年龄≥18岁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MI、腰围与高血压的关联.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共调查42747人,有效问卷41054份,有效率9......
作者:樊丽辉;邵永强;王黎荔 刊期: 2017- 05
-
中国3~17岁儿童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血压参照标准
目的对2010年发布的中国儿童性别和年龄别血压标准(2010年标准)进行更新,制定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的儿童血压参照标准(更新标准).方法参照人群同2010年标准,共纳入儿童106123人.血压测量采用水银血压计,以Korotkoff音第1音为收缩压,第5音为舒张压.采用位置、形状和范围的广义相加模型(GAMLSS),计算不同性别、年龄别及身高别对应的第50、90、95和99百分位(P50、P90......
作者:范晖;闫银坤;米杰 刊期: 2017- 05
-
2013年上海市年龄≥18岁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
目的了解上海市年龄≥18岁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方法于2013年8月开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年龄≥18岁常住居民2540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通过人口加权,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27.5(95%CI126.8~128.2)mmHg、79.5(95%CI79.1~80.0)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28.36%(95%CI26.61%~30.18%),知晓率为56.......
作者:程旻娜;王玉恒;严青华;姚海宏;施燕 刊期: 2017- 05
-
长沙市成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利于制定高血压防控策略,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方法本次研究依托于2013-2014年长沙市各区县(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浏阳市、宁乡县)分别进行的主要慢性病基线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年龄>18岁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长沙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
作者:黄渊秀;谢强明;陈姗;刘鲲;徐明忠 刊期: 2017- 05
-
基诺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基诺族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60岁基诺族老年人793人,调查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收集病史和体检资料.结果调查基诺族老年人793人,高血压检出率为39.1%(95%CI35.7%~42.5%),低于我国年龄≥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9.0%,P<0.05).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
作者:毛勇;周佳;楚天舒;罗家洪;赖纯米;孙承欢;祁秉先;张倩 刊期: 2017- 05
-
2012-2014年武汉市体检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
目的了解2012-2014年武汉市年龄≥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变化趋势.方法以参加2012和2014年武汉市年龄≥65岁免费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调查问卷、血压检测、身高、体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2012年368870人,2014年350481人).结果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从2012年的60.17%上升到2014年的62.14%,高血压知晓率从57.39%提高到64.40......
作者:李芳;郭燕;王亮;李长风;严亚琼;龚洁 刊期: 2017- 05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型受体基因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罕见的以肺末梢小动脉进行性重构、肺动脉内压力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1].PAH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右心漂浮导管(right-heartcatheterization,RHC)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pressureofpulmonaryartery,mPAP)≥25mmHg(1mmHg=0.133kPa),......
作者:李如君;龚开政;张振刚 刊期: 2017- 05
-
极速成像技术测定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极速成像技术测定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1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78人,利用极速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PWV(BS-PWV)和收缩期结束时PWV(ES-PWV).测量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Bland-Altman方法对两位医师......
作者:李宏波;王晗;殷立平;黄辉;栾云;张芹;赵淳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的性别亚组分析
- 2 无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 3 肾功能正常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 4 肺动脉高压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 5 焦虑对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 6 高血压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相关因素
- 7 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
- 8 三种简易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在糖耐量异常时的可靠性
-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 10 瞬时受体通道C亚族在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 11 病例168: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进行性血压升高,急性肾功能不全,下肢疼痛
- 12 心动过速危害性的研究进展
- 13 男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临床探讨
- 14 常用降压药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
- 15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16 介绍一种判定高血压病人危险度的方法
- 17 美国更新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建议
- 18 正常体质量高血压人群腰围与血压的关系
- 19 血胆固醇是否降得越低越好?
- 20 中枢氧化应激在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高血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