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高血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反义基因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过度活动是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及许多高血压动物模型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针对RAS的主要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拮抗剂虽然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同时也有一些缺陷。针对RAS的反义基因疗法,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等高血压动物模型身上已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且能拮抗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成为新一代抗高......

    作者: 刊期: 2001- 01

  • 讲座:左室舒张功能

    为配合国内医师资格考试,使我国内科及心血管病内科医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规范化;我刊将连续刊载有关心血管病的有关资料并分为章节,以问答形式刊出,2000第一期将刊载左室舒张功能的内容,以供参考。问:左室舒张如何分段?答:左室舒张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等容舒张期(IVRT):起于主动脉瓣关闭,止于二尖瓣开放,这时心肌舒张,左室内压急剧下降,但左心两瓣均关闭,左室容积不变。  (2)早期快速充盈......

    作者: 刊期: 2001- 01

  • 高血压血管重塑及药物干预后的逆向重塑

    高血压血管重塑是近几年来随着基础心血管病学研究发展提出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一种新机制,它既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维持、恶化的结构基础。随着人们对高血压重塑认识的深入,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目标已从仅限于控制血压水平,提高到了逆转血管重塑的高度。本文就高血压血管重塑定义、特点、评估方法以及抗高血压治疗后的逆向重塑作一综述。......

    作者:翟丽华;董少红 刊期: 2001- 01

  •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细胞离子转运和环核苷酸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细胞阳离子转运和环核苷酸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例正常人和45例高血压非LVH病人双重同期对照,观察45例高血压LVH病人的血压、外周阻力,淋巴细胞ATP酶活性、阳离子和环核苷酸变化。结果高血压LVH和非LVH病人血压、外周阻力、细胞离子转运和环核苷酸均有异常;高血压LVH组收缩压、细胞Na+、Ca2+、cAMP和cAMP/cGMP比值高于非LVH......

    作者:商黔惠;冼惠珍;周小兰;张桂兰;秦瑶;赵静 刊期: 2001- 01

  •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二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低偶测血压的幅度无显著差异。二药均能降低24小时平均,白天平均及夜间平均血压,均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结论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均可每日服用1次,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

    作者:丁昌玲;刘雷;张彬;李喜梅 刊期: 2001- 01

  • 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测定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测定评价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以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3组,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行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结果(1)高血压病合并有肾脏早期损害的患者肾血流频谱特点是: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舒脏期末血流速度(Vd)减低、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

    作者:徐瑞;周聊生;娄兹谟;邢启崇;杜文先;孙洁 刊期: 2001- 01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短时收缩压变异性观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SBPV)的变化,推测SSBPV在EH上的病生理机制。方法用无袖带式动态血压仪检测31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EH患者的SSBPV,并与正常组(n=32)比较。按静坐、站立、心算、握力、踏车依次进行,每组监测10分钟,每2次心跳采样1次,有效血压记录不少于300点。结果(1)EH组与对照组在踏车时的SSBPV较其余的状态差异均显著(P站立>心算>静坐,且各......

    作者:卓德华;曹宸赟;潘扬;关敬树;唐丽萍;曹承吉;徐守如;龚兰生 刊期: 2001- 01

  •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

    目的 观察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客观证据。方法 SA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14例,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数目、程度、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按修定的Bruce方案,A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后10分钟行第二次TET,B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30分钟行第二次TET。分别分析A、B两组二次TET中心绞痛(AP)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

    作者:李建军;江洪;黄从新;陈芳;许家俐;唐其柱;唐莉;周纪宁;王晋明;李庚山 刊期: 2001- 01

  • 中国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人群低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低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低血压的横断面分析。低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SBP)≤98mmHg并且舒张压(DBP)≤60mmHg。结果男性和女性的低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0%和7.3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作者:吴锡桂;黄广勇;赵建功;段秀芳;顾东风 刊期: 2001- 01

  • 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另一种说法

    β阻滞剂已经用于治疗高血压30年,从来没有该药单独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及对老年人致死率和致残率影响的报道。近荟萃分析证明β阻滞剂虽然明显降压,但在预防冠心病上无效。对冠心病,心血管病死率,总病死率的OR,分别为1.01,0.98,1.05。该荟萃分析共包括10个临床研究,随机至少一年,共有16164老年人,2/3病人用利尿剂,1/3左右用β阻滞剂单独治疗。终点指标上,利尿剂都比β阻滞剂好,与对照组相......

    作者: 刊期: 2001-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