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辛伐他汀干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LR4信号通路改善心室重构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TLR4及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与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辛伐他汀改善MI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1)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2)辛伐他汀组:结扎LAD,并用辛伐他汀40mg/(kg·d)进行灌胃4周;3)假手术组:开胸,但不结扎LAD.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形态与功能;RT-PCR与We......
作者:盛富强;程龙献;周建华;曾秋棠;高文;王玮 刊期: 2009- 01
-
左心房大小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左心房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目的建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舒张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分析左心房大小与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压力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左心房大小评价舒张功能不全模型的价值.方法通过缩窄兔腹主动脉方法建立18只左心室压力超负荷动物模型(模型组),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根据左心大小、室壁厚度及射血分数(确保LVEF值正常)变化......
作者:阮琴韵;廖书生;鄢磊 刊期: 2009- 01
-
氯沙坦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EH)易造成视网膜血管损伤,伴随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够通过其受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氯沙坦减少高血压靶器官对AngⅡ的反应,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血管重构,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有利的作用,但氯沙坦是否能逆转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中微血管的形态和功能,是否减少视网膜微血管凋亡现在仍不清楚.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研究氯沙坦对......
作者:张明英;蔡剑秋;陈碧新;王赛斌;黄晓燕;张怀勤;杨德业 刊期: 2009- 01
-
N端前体脑钠肽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性和狭窄冠脉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人161例[(62.0±7.3)岁,女性42.9%]中,经肘前静脉直接穿刺抽血化验NT-proBNP.同时,所有病人都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随机分2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n=83);稳定型心绞痛无糖尿病患者(B......
作者:付新;黄振文;张菲斐;郭丽 刊期: 2009- 01
-
贝尼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抗炎症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贝尼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疗效.方法ISH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n=15)、贝尼地平组(4~8mg/d,n=25)、阿托伐他汀组(20mg/d,n=25)和联合治疗组(贝尼地平4~8mg/d+阿托伐他汀20mg/d,n=25),分别治疗5月.用药前后分别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肱动脉内皮舒张功......
作者:汪莉;方宁远;高天;汪海娅 刊期: 2009- 01
-
坎地沙坦增强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目的坎地沙坦对高脂饮食所致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C,n=15),高脂饲料组(HF,n=15)和高脂饲料坎地沙坦药物组(HF+C,n=15).药物组每天灌胃坎地沙坦西酯8mg/kg,其他两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喂养16周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附睾脂肪细胞大小,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用酶联免疫吸附......
作者:闫文华;潘长玉;窦京涛;陈康;王雪岷;马芳玲;杨国庆;王先令;母义明;陆菊明 刊期: 2009- 01
-
一个中国家族性高醛固酮血症Ⅱ型家系临床表型与7p22的连锁分析
背景家族性高醛固酮血症Ⅱ型(FH-Ⅱ)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国外的家系连锁分析发现其致病基因可能位于7p22区域.目的对一个中国FH-Ⅱ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确定其致病基因可能的位点.方法临床确定一个FH-Ⅱ家系,选取FH-Ⅱ候选基因区域(7p22)的微卫星标记(D7S531、D7S2521、D7S511、D7S481),进行PCR反应,通过对家系成员单倍型分析,确定可能的位点,并用多......
作者:董爱梅;袁振芳;高燕明;郭晓蕙 刊期: 2009- 01
-
RNA干扰靶向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背量心肌纤维化是心脏重塑的重要特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然而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还没有得以系统研究.目的研究RNA干扰技术靶向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未干预的SHR组和CTGFRNA干扰(RNAi)组,并设置WKY组大鼠为正常对照.......
作者:郎明健;闵新文;杨汉东;郭敏;曾秋棠 刊期: 2009- 01
-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骨形态发生蛋白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4周龄雄性SHR32只随机分为未治疗SHR组(n=8)、卡托普利组[30mg/(kg·d),n=8]、白蒺藜组[15mg/(kg·d),n=8]、联用组[白蒺藜有效组分15mg/(kg·d)+卡托普利30mg/(kg·d),n=8],同周龄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未治疗SHR组及正......
作者:章怡祎;刘宇;顾仁樾;王国印;杨建梅 刊期: 2009- 01
-
常用降压药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
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多年来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抗高血压药物对IR的影响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多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不一,给临床医生选择药物带来了许多困惑[1].因此,我们对近年来关于目前常用的6类降压药与IR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袁兰所;郝玉明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颈上神经节与颈源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2 6年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预防效果
- 3 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复方片剂用于奥美沙坦酯单药治疗血压未达标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 4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5 社区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服药依从性的观察
- 6 无创性脉波与有创性测量中心动脉压的一致性
- 7 病例184: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左侧胸腔积液
- 8 肱动脉压和中心动脉压昼夜节律变化及降压的影响
- 9 曲美他嗪对合并高血压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 10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优化简化降压治疗中的地位
- 11 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降压治疗的选择
- 12 2007年失败的临床研究给我们的教训
- 13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自身抗体与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的关系
- 14 降压治疗的总趋势:强化、优化、简化
- 1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的耐受性
- 16 高危高血压患者可否直接起始三联药物治疗
- 17 LR-850型和OMRON HEM-732C型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评价
- 18 高血压药物素养的研究现状
- 1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钠与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及血压节律的关系
- 20 伴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尿酸检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