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高血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高血压病与血栓前状态

    近50年来,高血压病患者几乎按几何级数增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高血压病的危害并不在于高血压本身,而在于高血压能导致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尤其是血栓性并发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为此,许多学者认为高血压病存在血栓前状态,呼吁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的干预,以防止越来越多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润峰;李霞 刊期: 2004- 01

  •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类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状疾病.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化影响占30%~50%[1].......

    作者:张怡;朱鼎良 刊期: 2004- 01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以及该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了148例健康人和1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β-Fg-455G/A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在两组内A......

    作者:孙慧;路方红;田奇;吴凡;赵颖馨;张大鹏;商青 刊期: 2004- 01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选择素、组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监测及意义

    目的本文探讨高血压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选择素P、L、E与组织因子及血液流变之间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素、组织因子测定用ELISA法,采用美国ADI公司提供试剂合.血液粘度测定采用北京中勤世帝公司制造R-80锥板式血流变仪.结果选择素P、L、E在急性脑梗死组,TIA组均明显升高,全血低切、组织因子也明显升高.15例急性脑梗死组选择素P、L、E在第一天高,以后逐渐下降,第二、四周差异不大(P>0.05......

    作者:沈庆乐;李培英;张存琪;林闽溪;林美明 刊期: 2004- 01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79G/C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2-adrenergicreceptor,β2-AR)基因79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23例健康人,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β2-A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等位基因G、C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93、0.07和......

    作者:高建步;哈黛文 刊期: 2004- 01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糜酶抑制剂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hymase(CMA)基因A/B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了10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同时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①......

    作者:和红;李立明;曹卫华;孙宁玲;刘美贞;胡永华 刊期: 2004- 01

  • 应用两种血压测量方法指导培哚普利抗高血压治疗的比较-中国APTH研究(中国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是否优于诊室血压(CBP).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经安慰剂洗脱,若CBP的舒张压(DBP)为95~114mmHg便可随机进入ABP组和CBP组,两组均测ABP与CBP,但ABP组根据ABP血压值调整降压药,目标血压为白昼平均血压DBP80~89mmHg;CBP组为DBP80~89mmHg.全部病人同时口服ACEI制剂培哚普利每日2~8mg,疗程六......

    作者:谢晋湘;黄建凤;吴海英;刘丽芳;刘力生;APTH研究组 刊期: 2004- 01

  •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调脂同时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35例为血脂紊乱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qd,12周,血脂正常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血脂紊乱组治疗前及12周后两组进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

    作者:林培林;王涛;李雅男;曹广智 刊期: 2004- 01

  •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EH患者(EH组)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及2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GF-1水平.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EH组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NO水平.结果EH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36±3.36nmol/L比......

    作者:裴晓阳;冯建章 刊期: 2004- 01

  •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循环动力学(CVA)的影响.方法分别对2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进行为期24个月的治疗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脑循环动力学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个月后颈动脉IMT基本保持稳定,IMT/内径(D)比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

    作者:朱世明;王岩;李长玲;吕以杰;宋志民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