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高血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第11期文章
  • 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的状况及其对心肾血管的影响.方法住院高血压患者1033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02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组117例、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11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135例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56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微量白蛋白尿(MAU),评估心肾血管损害情况.结果(1)住院病人中单纯高血压仅为9.9%,90.1%......

    作者:徐兴森;杨万涛;刘道燕;钟健;田志强;闫振成;倪银星;陈静;赵志钢;祝之明 刊期: 2006- 11

  • 血管生成素-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1引言人类内皮细胞平均总面积超过1000m2,约为表皮总面积的600倍,广泛分布于血管腔内侧面,组成了一层较为稳定的屏障将血液与内皮下组织分隔开来.近的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血管的通透性,影响炎症细胞的局部浸润.在炎症反应过程中,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炎症细胞附壁、移行,激活的内皮细胞通过氧自由基、钙离子超载等因素加重局部的损伤和炎症......

    作者:郭晋村;谢良地;王挹青 刊期: 2006- 11

  • 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肥厚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初诊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结果,按照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两组:<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颈动脉IMT.结果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明显高于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同时非杓型组的LVMI(179.8±36.6)g/m2和IMT(1.......

    作者:李天东;于华 刊期: 2006- 11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变化及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4例EH患者,其中28例无LVH(无LVH组),36例伴LVH(LVH组);测定就诊当天血浆BNP浓度,选择20例健康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EH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无LVH组与LVH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03±54)和(304±64)pmol/L(P<......

    作者:卢飞舟;高曙光 刊期: 2006- 11

  • 北京降压0号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观察北京降压0号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51例患者口服北京降压0号1~2片,1次/d,治疗18月,用动态血压仪记录北京降压0号治疗EH患者的降压效果,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的左心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北京降压0号可使24h血压平稳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北京降压0号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田志明;张海锋 刊期: 2006- 11

  • 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54人设为治疗组,原发性高血压未服阿司匹林的患者27人设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23人设为健康组,进行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健康人高出24.2%,服用阿司匹林的较未服的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平均降低9.7%.服用阿司匹林后血栓素水平较健......

    作者:王敏红;吴永华;汪宪平 刊期: 2006- 11

  • 务必重视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诊治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10%~20%有2型糖尿病(T2DM).大约55%~60%的T2DM患者有高血压,而在30%~50%原发性高血压者有胰岛素抵抗(IR)[1].T2DM伴高血压的特点有:(1)高血压的发病率年龄提前,女性更显著,可比无糖尿病者早10年,甚至在发生糖尿病前就出现高血压;(2)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者高出2~4倍;(3)......

    作者:何秉贤 刊期: 2006- 11

  •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途径:改变生活方式

    1减肥饮食的种类当前美国人的膳食特点是: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鉴于摄入饱和脂肪在高胆固醇血症乃至冠脉疾病死亡率提高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几十年来政府组织一直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摄入能量中饱和脂肪应<7%,脂肪应<30%.由于认识到高不饱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部分人群有好处,2001年的ATPⅢ报告将脂肪占摄入能量的比例放宽为25%~35%.W......

    作者: 刊期: 2006- 11

  • 病例60:84岁男性胸痛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84岁男性高血压,因严重胸骨下方痛入院,疼痛向左上肢放射,持续1h.发病前1周有类似轻度发作,休息时发作.体检:生命征:脉搏90次/min,规则,血压(BP)140/70mmHg.心脏:呼气时,心尖部S2分裂;无杂音.......

    作者: 刊期: 2006- 11

  • 代谢性高血压: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近20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逐步深入,现已认识到高血压是一个由多重危险因素所致,能产生多种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血压升高只是其中表现之一.为此,美国高血压学会(ASH)、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HBLI)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均提出对高血压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血压的调节和高血压的控制,而应更广泛地关注导致高血压的诸多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另外,近10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显示高......

    作者:祝之明 刊期: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