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2007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问:2007年高血压诊治方面有哪些进展?问:2007年高血压诊治方面的进展有:1)各种测量血压法的评估:24h血压监护(ABPM)标准值,家庭测压可靠性,对判断预后意义.......
作者: 刊期: 2008- 07
-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对评估心血管病的预后价值
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6001)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早期征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是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试验中常采用的替代终点之一,常用于评价他汀类药物抗AS作用的效果.关于IMT和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以下研究结果可以参考.......
作者: 刊期: 2008- 07
-
原发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36例AMI患者,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和非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无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年龄较大(64.6±10.6比61.8±12.2岁,P......
作者:蒋世亮;楚玉峰;季晓平;王勇;张澄;张运 刊期: 2008- 07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及C反应蛋白(CRP).按照颈动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并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CRP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比较,随血压、血糖、......
作者:陈明;徐岩 刊期: 2008- 07
-
孕妇血压测量有哪些特点应当注意?
......
作者: 刊期: 2008- 07
-
踝部血压测量及踝臂血压指数
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既准确又简便的无创指标.但文献报告的踝部血压及ABI测量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多普勒法是测量踝部血压的经典方法,先进的示波法自动测压仪目前在临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ACC/AHA指南建议用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中较高的收缩压作为分子,用较高一侧的肱动脉收缩压作为分母,计算ABI.ABI≤0.90可以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有下肢动脉疾......
作者:李燕;王继光 刊期: 2008- 07
动态资讯
- 1 β1肾上腺素受体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成酶及凋亡的影响
- 2 青年人阵发性高血压应用比索洛尔治疗1例
- 3 从如何治疗“良性早搏”想到的
- 4 血尿酸与男性脑出血有关
- 5 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6 坐位低血压
- 7 D1类多巴胺受体对肾上腺素α受体介导的促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8 支架置入治疗老年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疗效
- 9 成人臂围调查及袖带臂围匹配对血压测值的影响
- 10 日常医疗中血压规范记录和尾数偏好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内皮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
- 1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和咪哒普利的影响
- 13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相关性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 14 Akt1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15 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的影响
- 16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24小时血压监护及踏车运动时血压变化
- 17 NOS2 C-1173T、G-954C单核苷酸双重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18 RNA干扰选择性下调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a
- 19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受到专家质疑
- 20 血管肽酶抑制剂-新降压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