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高血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年第8期文章
  • 间质性肺疾病伴发肺高血压的患病率,预后和6min步行试验

    肺高血压是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的重要并发症.该研究旨在探讨ILD患者肺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其对患者预后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超声心动图从212例ILD患者中筛选出伴肺高血压的患者,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三尖瓣压力反流梯度>40mmHg、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漂移<1.8cm或右心室扩张;若条件许可,肺高血压可通过右心导管插入术确定.同时进行肺功能试验和6mi......

    作者:Andersen CU;Mellemkj(ae)r S;Hilberg O;Nielsen-Kudsk JE;Simonsen U;Bendstrup E;刘莉 刊期: 2012- 08

  • 中年血压,血浆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檀香山亚洲老龄化研究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一种血管活性蛋白)和血压升高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相关,可能也与血管性痴呆相关.该研究旨在调查中年血压及Aβ肽水平与晚年AD及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的联合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前瞻性檀香山心脏试验/檀香山亚洲老龄化研究(1965-2000)中的日裔美国男性667例(包含73例脑解剖).自1971年开始检测中年(平均年龄58岁......

    作者:Shah NS;Vidal JS;Masaki K;Petrovitch H;Ross GW;Tilley C;DeMattos RB;Tracy RP;White LR;Launer LJ;刘莉 刊期: 2012- 08

  • 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氧化应激促进高血压和蛋白尿

    一系列的证据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源于自身免疫介导的病理机制.慢性免疫激活的后果之一是产生氧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肾氧化应激对肾微血管和肾小管功能有直接导致高血压的影响,至于氧化应激是否在与自身免疫相关的高血压中起作用尚不清楚.研究者之前发现雌性NZB/WF1小鼠[一种公认的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模型]发生与肾氧化应激相关的高血压.为了......

    作者:Mathis KW;Venegas-Pont M;Masterson CW;Stewart NJ;Wasson KL;Ryan MJ.Hypertension;刘莉 刊期: 2012- 08

  • 行肺移植术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14年单中心研究

    该研究旨在分析行肺移植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确定随着时间推移病情的变化.方法:对1997012010-09期间考虑行肺移植术的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分类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n=123),或与先天性心脏疾病(n=77)、结缔组织病(n=102)和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n=14)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结果:完成评估后发现有61例(19%)患者不适合肺移植,38例(12%)患者拒绝手术......

    作者:de Perrot M;Granton JT;McRae K;Pierre AF;Singer LG;Waddell TK;Kashavjee S;刘莉 刊期: 2012- 08

  • 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改善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进行性发展的,由于方法学的因素,如测量误差和均值回归,研究人员难以证实其中一些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可能改善.该研究选取“非洲裔美国人肾脏病和高血压研究”的12年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有某些CKD患者的肾功能能够得到持久改善.方法:根据试验和随访期间血清肌酐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

    作者:Hu B;Gadegbeku C;Lipkowitz MS;Rostand S;Lewis J;Wright JT;Appel LJ;Greene T;Gassman J;Astor BC;刘莉 刊期: 2012- 08

  • Src酪氨酸激酶在实验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渐进性肺血管疾病.有明显证据表明受体酪氨酸激酶,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该研究调查2种新型PDGF抑制剂:尼洛替尼/AMN107(Abl激酶/PDGF受体抑制剂)和达沙替尼/BMS-354825(Abl激酶/PDGF受体/Src抑制剂)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

    作者:Pullamsetti SS;Berghausen EM;Dabral S;Tretyn A;Butrous E;Savai R;Butrous G;Dahal BK;Brandes RP;Ghofrani HA;Weissmann N;Grimminger F;Seeger W;Rosenkranz S;Schermuly RT;刘莉 刊期: 2012- 08

  • 极早产儿高血压

    早产出生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有着更高的血压.该研究旨在探讨2.5岁的极早产儿血压是否升高.方法:入选存活的2.5岁的极早产儿68名[胎龄23.6~26.9周,出生体质量(810±164)g],以同期足月出生婴儿65名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由年龄、性别和身长绘制的儿科血压列线图,极早产儿收缩压和舒张压z分数比足月出生婴儿高.极早产儿收缩压≥第90百分位的比例为44%(30/68),对照组为23%(15......

    作者:Bonamy AK;K(a)llén K;Norman M;Pediatrics;刘莉 刊期: 2012- 08

  • 童年时期脂肪和身高增长与血压的关系

    血压升高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童年时期血压情况可以大致预测成人后的血压水平,虽然出生前、后生长皆会影响血压,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仍然存在争议.方法:对健康儿童12962人进行纵向研究(父母与孩子的Avon纵向研究),旨在评估儿童发育期的差异、标准化测量身高、体质量/身高(肥胖指标)对儿童10岁时血压的影响.应用条件性生长模型分析其中3230名男孩和3346名女孩的血压值.结果:收缩压与出生体质量和体质......

    作者:Jones A;Charakida M;Falaschetti E;Hingorani AD;Finer N;Masi S;Donald AE;Lawlor DA;Smith GD;Deanfield JE;刘莉 刊期: 2012- 08

  • 伪嗜铬细胞瘤4例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31岁,个体老板,反复头晕耳鸣3月入院.3月来反复头晕、耳鸣、心悸,测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数小时症状缓解.无违禁药物史.入院血压130/90mmHg,心率75次/min.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

    作者:曹邦明;骆秉铨;张勇 刊期: 2012- 08

  • 性激素,激素替代疗法与心血管疾病

    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及其发生率与同龄男性相比均较低,女性的这种性别优势却在绝经后逐渐消失,这表明,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在女性中具有心血管保护的作用.观察性研究显示女性绝经后接受激素替代疗法(HRT)可降低CVD的发病率.但是,随机前瞻性一级或二级预防试验未能证实HRT对心脏有积极影响.女性健康计划(WHI)与心脏及雌/孕激素替代研究(HERSⅠ和Ⅱ)表明,HRT使绝经后女性的CV......

    作者:YANG Xiao-ping;Jane F.Reckelhoff;曲浥晨 刊期: 2012-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