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阿罗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Stanfor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降主动脉腹膜支架隔绝术后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评价盐酸阿罗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Stanfor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降主动脉腹膜支架隔绝术(TEVAR)后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接受TEVAR治疗患者,随机分入盐酸阿罗洛尔或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术后第1天晨起在服用硝苯地平30mg,1次/d基础上,分别服用盐酸阿罗洛尔片5~10mg,2次/d或酒石酸......
作者:付强;王若昕;魏民新 刊期: 2014- 11
-
高肾素水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肾素水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50例,行RDN,按照肾素水平分为高肾素组[≥0.79μg/(L·h),n=28]和低肾素组[<0.79μg/(L·h),n=2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肌酐、尿......
作者:王丽;卢成志;张欣;张峰;夏大胜;陈欣;赵向东;郭素箴;于翔 刊期: 2014- 11
-
妊娠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关
目的探讨妊娠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13年开滦职工健康体检并在体检后住院分娩的育龄妇女为观察队列(n=646),按离末次月经近的一次健康体检时hsCR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hsCRP<0.30(n=172)、0.30~0.71(n=152)、0.71~1.91(n=161)和>1.91mg/L组(n=161......
作者:牛建清;张雪丽;陈宝丽;王健;曾蕊;陈素华;么秀琴;孙静;赵海燕 刊期: 2014- 11
-
降胆固醇治疗的过去、现状与展望
1早期的血脂干预研究20世纪60年代,Framingham流行病学研究明确证实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此揭开了与高胆固醇血症抗争的序幕.一般推测,既然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及其致死致残率,那么通过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将使此类患者显著获益.然而,在此后的30年间所完成的一系列降脂治疗试验却未能证实这一假设.......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14- 11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舒张压问题
我国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人口占13.26%,其中≥65岁人口占8.87%,比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分别上升2.93%、1.91%,这表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1].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增高.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systolichypertension,ISH)且常伴有较低的舒张压.近年来,老年ISH的舒张压......
作者:母昌欢 刊期: 2014- 11
-
病例150:45岁男性高血压、低血钾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45岁,工人,于2013年9月2日以“四肢无力伴一过性意识丧失11d”入院.现病史:11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口周麻木,随即出现呼吸急促,抽搐,一过性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无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无大小便失禁.遂于2013年8月22日入大连市金州区医院就诊,入院时再发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钾回报示2.07mmol/L,立即给予电除颤复律,并积极补钾......
作者:王靖荣;刘莹;张佰爽;姜一农 刊期: 2014- 11
-
自我监测血压和自我调整药物对合并高危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影响——脑卒中和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目标和自我管理随机临床试验
血压升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在过去10年中得到了改善,但是血压控制率仍然很低.修订后的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JNC)专家组成员第8次报告(JNC8)2014年高血压循证管理指南提出≥......
作者:McManus RJ;Mant J;Haque MS;Bray EP;Bryan S;Greenfield SM;Jones MI;Jowett S;Little P 刊期: 2014- 11
-
降压达标治疗路径:是增加一种降压药至大剂量还是尽早联合应用
王其梗(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总检室,福建厦门361012)笔者认为,尽早联合用药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的重要手段.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其易引发心脑肾靶器官并发症,早期、持久控制血压可以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目前,部分患者对高血压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服药不规范;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尤其社区及农村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单药治疗,联合用药严重不足,是造成血压达标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牟建军 刊期: 2014- 11
-
难治性高血压集多重继发性病因和合并症于一体
难治性高血压(refractoryhypertension,RH)定义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3月,血压仍不能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140/90mmHg,1mmHg=0.133kPa),或者虽然血压能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但应用≥4种降压药物[1].RH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常见临床问题,临床研究显示每个RH患者其病因学、危险因素和合并症都不尽相......
作者:唐家荣 刊期: 2014- 11
-
甲状旁腺激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过去的10年,维生素D在骨骼之外的其他多种疾病(包括CVD)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血液循环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是骨骼与矿物质代谢的主要调节激素,可以刺激维生素D向活性形式转化.研究表明,PTH不仅是维生素D代谢状态的生物标记,而且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参与了CVD的进展.目的该文主要对PTH与CVD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越来越多的证......
作者:AJ van Ballegooijen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病案分析
- 2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评2011年中国美国欧洲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
- 3 病例45:56岁男性长期服用地高辛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 4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5 血清碱性磷酸酶对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不良影响
- 6 中国中年人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
- 7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和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异同
- 8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及雷米普利的影响
- 9 二酰基甘油类似物OAG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3型及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
- 10 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 11 把健康的责任留给自己——从医学人文谈起
- 12 PTEN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13 如何为合并结核病的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 14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延长的离子机制
- 15 内向整流钾通道J亚家族成员5基因C171T变异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低血钾的相关性
- 16 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 17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 1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
- 19 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预防心血管疾病虽有争议,但降糖仍然重要
- 20 高血压病人室壁中层缩短率降低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