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高血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的血压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据WHO统计[1],全球约有1/3成年人患有高血压,我国每年由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率的40%左右[2].目前关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些研究认为与体液平衡、钠代谢、环境影响和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3-4].自从1898年Tigerstedt等[5]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

    作者:吴宏力;鲁军;佘星星;孙冰洁;任迪峰 刊期: 2014- 06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血压及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7例的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比较这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4h血压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溶栓前基线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银辉;林友榆;陈振杰;杨美丽;许盈盈;陈雅芳;卓识途;杨滢霞;李明媚 刊期: 2014- 06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的变化及与心脏和肾脏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血管紧张素原(AGT)水平的变化及与心脏和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按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n=85)和非LVH组(n=87),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AGT、尿微量白蛋白和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LVH组收缩压[(170.3±25.1)比(1......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 06

  • 开滦研究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开滦研究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空腹血糖资料完整的职工90678人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未参加体检、空腹血糖检测值缺失者,终纳入62756人.统计糖尿病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

    作者:吴寿岭;高竞生;吴云涛;黄喆;施继红;王冬梅;齐书英;李俊娟 刊期: 2014- 06

  • 早预防是心血管疾病好的治疗

    “凡事预则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都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对于心血管疾病,也强调“预防为主”.早预防是好的治疗.这里,关键是“早”:即早发现、早干预,尽可能从“治有病”转向“治未病”.1早预防的重要性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家就已认识到“上工治未病”,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扁鹊的兄长.我国著名的近代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先生就极力提倡预防医学.西方谚语说“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俗话说“三分治疗,......

    作者:胡春松;Jun-Yan Hong;胡大一 刊期: 2014- 06

  •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交感神经抑制效应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公元一世纪的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有一种被称为theriaca(底野迦)的万能药物,传说中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他汀类药物即为21世纪的theriaca.的确,他汀类药物不仅是高血脂症的佳治疗药物,而且对于许多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高血压、败血症和癌症等[1].如此广泛的治疗潜能源于他汀类药物作用于一系列对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阻断这些分子机制将在器官或系统水......

    作者:Zoccali C;Seravalle G;Grassi G;童保文 刊期: 2014- 06

  • 病例145∶65岁女性高血压,近半年血压无法控制

    患者,女性,65岁.以“高血压40年,近半年血压增高”为主诉入院.40年前妊娠期间发现血压升高,产后监测血压波动于150~170/90~100mmHg(1mmHg=0.133kPa).多年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稳定在约140/90mmHg.近半年血压明显增高达270/140mmHg,伴头胀痛.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吲达帕胺缓释片、比索洛尔、哌唑嗪和厄贝沙坦等药物,血压仍然波动于150~19......

    作者:朱宁;陈丹 刊期: 2014- 06

  • 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潜在的致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的代谢异常可能与高血压相关.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血清中PTH浓度升高与男性血压升高相关,与普通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相关.低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与血压升高相关.尽管维生素D和PTH的代谢标记物与血压有潜在的联系......

    作者:van Ballegooijen AJ;Kestenbaum B;Sachs MC;de Boer IH;Siscovick DS;Hoofnagle AN;Ix JH;Visser M;Brouwer IA 刊期: 2014- 06

  • 高血压患者目标心率是<70还是<80次/min?

    戴伦(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滁州239500)心率是人体四大指标之一.正常窦性心率范围在60~100次/min,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即使在正常范围内的心率加快,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总患病人数达到2亿.其中,>30%的高血压患者心率>80次/min.心率加快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文 刊期: 2014- 06

  •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的再认识

    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1],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2].临床上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并存.美国>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70%合并高血压[3],我国40%~5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可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至少是单纯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的2倍),并加速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的发生......

    作者:赵文惠;HU Gang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