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4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0/R
邮发代号: 34-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血压微血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微血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是心血管疾病形成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基础,而且,微循环是形成循环阻力的主要场所,总外周阻力中约有70%是由小动脉提供的,这使微循环成为以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比如高血压.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包括灌注紊乱、结构改变和靶器官损害),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
作者:张鑫月;贾振华;常丽萍 刊期: 2014- 08
-
晚期恶性肿瘤伴高血压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不伴和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疗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59.5(29~76)岁,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晚期恶性肿瘤伴高血压组(n=60)和不伴高血压组(n=60),以同期门诊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作者:王日雄;张帆;姚娜;谢贤和 刊期: 2014- 08
-
女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
目的分析女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方法选取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1580例女性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399例做为对照).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随访5年,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情况.结果1580例女性糖尿病患者进入队列时有547例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为3......
作者:王志军;周建芝;张放;张志强;曹佳佳;陈旭;李世超;田立超;吴寿岭 刊期: 2014- 08
-
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角度谈不同年龄段女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而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6.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9.2%比24.1%,P<0.01)[2].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高血压重视不够.......
作者:刘国莉;何权瀛 刊期: 2014- 08
-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以肺小动脉收缩,伴随血管壁增生、重构为特征的肺血管疾病,其特征为肺血管阻力(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PVR)进行性增高,随着疾病的进程,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或猝死[1].PAH治疗过去以非选择性血管扩张药为主,随着其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转入针对发病机制各个环节的靶向性治疗,并在......
作者:李松华;杜贺;史承勇;陈少萍 刊期: 2014- 08
-
病例147:反复晕厥1例
患者,女,64岁,以“2d内晕厥1次”入院,2d前站立时无诱因晕厥1次,持续1~2min自行醒来,发作前无胸闷、胸痛、头痛,无呼吸困难及咯血,无心悸及饥饿感,无天旋地转,无肢体活动不灵及大小便失禁.平素经常静坐2~3h.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及糖尿病病史7年.无吸烟史.入院查体:血压128/64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27.4kg/......
作者:王庭俊;林立建;陈纯娴;王中心 刊期: 2014- 08
-
皮下注射曲前列环素治疗婴儿期慢性肺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以进行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重构,终导致右心室衰竭为特征的疾病.与婴儿期慢性肺病(chroniclungdisease,CLD)相关的PAH(PAH-CLD)被认为具有Ⅰ型(PAH)和Ⅲ型(肺疾病相关)的特征.持续性静脉输注依前列醇(epoprostenol)可用于治疗严重的PAH,但在婴儿和幼童需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
作者:Ferdman DJ;Rosenzweig EB;Zuckerman WA;练桂丽 刊期: 2014- 08
-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吗?
迟相林(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威海264400)从遗传学角度来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形成并非单基因疾病,而是与很多微效基因的加和作用有关.相同的尿酸水平,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遗传背景.此时,需要考虑何种基因是主要的易感性基因.另外,基因是否发挥作用和基因作用的终结果(表型)是什么,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时需要考虑基因本身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作者:牟建军 刊期: 2014- 08
-
血压测量值即时波动研究——血压稳定值的取值建议
2014年中国和世界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这一宣传主题回到了1998年创立高血压日时提出的第一个高血压日活动主题:“了解您的血压”.了解或知晓您的血压成为了16个高血压日活动的第一个主题和第一个重复提出的主题,可见,让每一个居民了解自身血压的重要性.笔者3年前合作开发了一套“云血压评估”——自助式血压监测评估系统[1],应用于职业人群心血管健康管理项目社区,自助血压测量和自动记录的数......
作者:陈伟伟;李小萌;陆迎;何新叶 刊期: 2014- 08
-
脑肾素(原)受体与神经源性高血压
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活性和血管加压素的释放来发挥作用.然而,脑是如何合成血管紧张素Ⅱ,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主要归究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低肾素活性.本文对新发现的RAS组分:脑肾素(原)受体,在调节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和高血压的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Yumei Feng;练桂丽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或阿罗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2 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功能及主动脉重构
- 3 高血压机体外周动脉G-蛋白偶联受体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
- 4 鞘磷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 5 云南省多民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控制及自我管理背景调查
- 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再评价(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7 影响上海延吉地区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状况的研究
- 8 高盐饮食对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 9 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西拉普利降压疗效
- 10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
- 11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12 高渗液预灌注增强高血压大鼠心脏抗氧化及抗缺血能力
- 13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 14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病靶器官的影响
- 15 卡托普利相关的咳嗽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
- 16 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降压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 17 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慢性肾脏病检出率的相关性
- 18 长期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肾脏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干预研究
- 19 黄芪对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 20 肾功能正常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